加那利拟单栏虫

Haplophragmoides canariense   d'Orbigny
   

  72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壳游离,平旋,不完全包旋,壳缘圆,周缘瓣状。脐部凹陷。房室近球形至球形,终圈6—7室,依次逐渐增大,膨臌。缝合线稍弯至直,凹下。壳壁由粗、细砂粒组成,壳面平整。壳口位于房室口面基部内缘,裂缝状,横跨壳缘。

大小

测量(mm)DF一0530 壳径0.43 壳厚0.33 (黄海南部)

国外分布

北太平洋(140--349m,1902m,2749m),菲律宾(91—903m),南极(1006m,>4000m),西北大西洋,北极。
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
有关本种在分类上易与相近几种混淆的问题,在Cribrostomoides pseudocanariensis的讨论中已有叙述。
由于本种是本属中常见的一个种,曾被作为专题研究对象。Towe(1967)研究了它的壳壁构造和胶黏功能;在电镜观察下,其壳壁是由石英和长石平整地胶黏而成,连矿物间隙都由大小适宜的颗粒填满,致使其壳面呈现平整状。有关壳壁的形成,Towe认为有可能是排泄功能的结果;吸附在矿物颗粒表面的有机物质,通过虫体吞噬作用进入细胞质,被消化后,剩下的矿物颗粒被排泄到壳面成为壳壁的一部分。有关本种的胶黏物性质,Towe通过化学反应试验,证实了其胶黏物完全是有机质的,毫无钙质成分。